進入內容區塊
張貼至「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張貼至「Plurk」【另開新視窗】  張貼至「Twitter」【另開新視窗】  友善列印 字級設定:

板橋憶往(簡史)

裨海紀遊
      板橋地區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康熙36年(西元1697年)的《裨海紀遊》,名爲擺折社,康熙56年《諸羅縣志》記載爲擺接社,乾隆5年(西元1740年),臺灣府志開始有擺接莊的記載。乾隆13年,板橋隸屬淡水廳擺接堡,乾隆29年增爲十三莊。

        明治28年(西元1895年)日本據臺後,置臺北縣辦務署,板橋隸屬新莊辨務署,辦務署下置區,各區分別置街莊長,共分爲十二區,屬於板橋者包括枋橋區、社後區、江仔翠區、深坵區、番仔園區等五區。明治31年,板橋的行政區改隸三角湧辦務置,至明治32年再改隸臺北辦務署。明治33年,日人爲便於徵收房屋稅,將擺接堡十二區併爲六區,今板橋佔三區,即枋橋區、江仔翠區及頂埔區。明治34年板橋隸臺北廳枋橋支廳。明治38年將整個擺接堡併爲三區,今板橋區皆屬枋橋區。大正9年(西元1920年),廢區爲街、莊,枋橋區改爲板橋莊,昭和4年(西元1929年)改爲板橋街,昭和6年板橋街所轄十四大字,相當於今天的板橋區。

        光復後,民國35年廢臺、澎的五州三廳爲八縣,廢郡爲區,廢莊爲鄉,廢街爲鎮,廢保甲制,設村、里,村里下置鄰;板橋街乃改爲板橋鎮,隸臺北縣海山區,分12里、295鄰。民國36年臺北縣政府設於此,裁海山區,遂由縣政府直轄,至民國61年7月1日改制爲縣轄市。98年6月23日內政部審查臺北縣改制升格成功,99年12月25日,因應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板橋市依規定改為板橋區。
    
       板橋地區的開墾甚早,據賴氏及楊氏族譜記載,其先祖分別於康熙60年(西元1721年)以及乾隆2年(西元1737年)開墾新埔,雍正年間有林成祖、廖富椿等人開墾擺接十三莊,當時林成祖所開墾的範圍在現今板橋、土城、中和等漳州移民的範圍,位於現今板橋區者僅新埔、後埔及社後等三莊,乾隆28年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僅記載新埔。至乾隆初年大安圳開鑿,開闢更速,嘉慶年間已是野無閒田的農村景象,不過市街的發展較遲,據明治42年(西元1909年)伊能嘉矩的臺灣地名辭書記載,乾隆年間板橋的市街僅在土名崁仔腳的地方,有草店兩三家,並與新莊有所交通。道光27年 (西元1847年),林本源家族開始在板橋建弼益館,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建三落大厝,咸豐3年舉家遷入板橋,咸豐5年建枋橋城,吸引漳人前來安居,市街功能才算逐漸完備,尤其是咸豐6年建接雲寺後,板橋城取代了中和成爲擺接十三莊的商業、信仰與自衛的中心。

        清朝時期的運輸主要依賴河運,板橋周邊臨河處皆有大大小小的渡口與臺北、新莊往返,而西側的湳仔港因可銜接淡水河系,上達艋舺下至大溪、龍潭三坑,還可連結旁邊較早發展的新莊,成爲板橋最重要的河港,舊城的市街發展也從湳仔港所在的湳仔往東延伸擴張而成爲周邊數十莊的商業中心。日治時期河運衰退,加上明治32年(西元 1899年)日人重新規劃鐵道,由臺北、萬華捨新莊而改經由板橋至桃園,並以板橋爲煤礦的運輸中心,吞吐土城、中和所開採的煤礦,此舉促成板橋成爲海山地區的運輸中心,並且逐漸取代了新莊的發展地位。昭和8年(西元1933年)昭和橋(現今的光復橋)建立,與臺北的交通更加便捷,也加速了深丘、埔墘一帶的發展。

       光復後,民國36年板橋爲臺北縣治所在,但是在四十年代產業仍以農業爲主。因爲交通便捷的基礎以及與臺北相鄰的地理位置,板橋發展爲臺北市的衛星城市,加上江子翠和十二埒地區重新規劃,農地使用變更,第一級產業在民國59年後急速衰退,二級產業則在民國55年以後不斷成長。六十年代的板橋在臺北地區都市化過程中工業機能擴張的影響下,成長更爲迅速,四汴頭工業區、新埔深丘工業區、埔墘工業區的設置,工廠林立,吸引了城鄉移民移入,人口激增。
 
舊時光復橋
        除了工業化吸引的就業人口之外,因爲交通動線的便捷以及與臺北市高度的依存關係,板橋還吸引了通勤於臺北、三重、新莊等地的外來人口,其皆聚集於與臺北鄰近的江翠、深丘和埔墘地區,民國58年華江橋通車後,江翠一帶的人口成長速度更高居全島之冠,此外,位居通往新莊要道的社後也是通勤人口聚集之處。還有民國40年以後隨著眷村的設置而遷入的外省人口,在政府的規劃下聚集於國光、自強、民權、浮洲、重慶等里,後因眷村改建才分散他處。
 
        大量的外來人口與外省人口刺激了板橋的第三級產業,加上七十年代臺北市都市問題惡化後中央政府提出多核心的都會發展型態,工業生產逐漸退出板橋,商業服務機能逐漸強化,朝都會型態發展。原板橋的第三級產業大多集中在舊板橋火車站前站(舊市區)以及後埔、新埔、埔墘等華江橋下的文化路沿線和光復橋下的中山路沿線的地方商業區,民國80年公佈新板橋車站特定區的規劃後,中山路和民生路一帶遂興起爲新的商圈,各家金融機構乃紛紛移入。民國81年營建署規劃板橋爲大臺北都會區的副都心,扮演政治、經濟、文化、行政中心的次級功能角色,引進高級服務業、推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在都市功能上漸漸成爲淡水河西岸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減少對臺北市的依賴。
 
        九十年代板橋因城市快速發展,整體發展及人口已達一定程度,板橋的發展願景重新定位爲與國際接軌的大臺北新都心,此外,因新板橋車站特定區的全面開發,交通與行政機能不斷強化,再加上高鐵、捷運藍線、捷運環狀線、東西向快速道路、鐵路地下化、特二號快速道路、環河快速道路的興建,使得板橋成爲臺北都會區新的交通樞紐,眾多建商開發新板特定區土地,不僅樹立新都心風格,更導引產業升級、提升板橋居住品質,活絡居民實質生活,鞏固板橋作爲淡水河西岸政經、文化、交通的中心地位。
 
註:本文摘錄自民國98年出版之《板橋市志三編》-簡史
瀏覽人次:8855 人 更新日期:2021-01-06
回上頁 回首頁 TOP